white label Radio
$BEEOC@j$$(B

Beef & Cucumber

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

Sub-Culture 次文化

常在一些音樂評論書籍或是藝術 / 人文研究的專文中,可以看到「次文化」這個詞彙,而它與「樂團」、「獨立製作」…等名詞,也經常是焦不離孟、關係緊密。於是我們看啊看的,久而久之,便很容易在心中將它們幾個玩意兒視為一個整體的概念。

那麼,「次文化」究竟是什麼呢 ? 它又與獨立音樂或是樂團有何相干呢 ? 這即是以下我們所要討論的。
要瞭解這個問題,首先我們必須得先釐清「文化」這個詞彙的意義。「文化」:一般而言,這個詞彙所涵蓋的範圍極廣,廣義來說,它指的可以是「人類生活的全部形式」(Culture and Society 1958);而根據不同的理解,它也同時可以被界定為較狹義的「文明特徵的典型狀態及表現」。次文化一詞的由來則是建立於後者之上,同時被區隔出來的。

如何 ? 目前看到這,是不是覺得有點摸不著頭緒 ? 但沒關係,其實這個概念很簡單,並不難理解。我們可以把 [整個文化] 當作是一大塊三明治,那麼[次文化]即可被視為這塊三明治的一樣配料,如小黃瓜。

而這一塊文化的三明治,我們每一個人,每天,都得靠它來填飽肚子。大半的人呢,可能呼嚕呼嚕的就把三明治給吞了,只在乎能填飽肚子就好;另外、也有很多的人,喜歡吃這裡頭的主菜,像是漢堡肉啊、火腿之類的 (這就可以視為一種典型,一種大眾的口味);不過偏偏就是有人鍾情這塊三明治裡頭,沒什麼人愛,小朋友都偷偷吐在衛生紙裡的小黃瓜(就如你我,走的是不屬於主流的小眾品味)。

主流音樂獨立音樂之間,也如同漢堡肉小黃瓜的相互關係一般,不過就是,一個比較多人喜歡,一個比較少人喜歡罷了。或許,愛吃漢堡肉的朋友會認為:小黃瓜是有什麼好吃的啊 ? 噁 … ;愛吃小黃瓜的人也會覺得:漢堡肉油得要命,聞到就反胃。但是,客觀來說,喜歡吃什麼,亦或選擇吃什麼,每個人都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,在我看來 … 還是營養均衡不挑食的好。

這也是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,希望大家 … 偶爾體會一下小黃瓜的好

0 意見: